发布人: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05-11-28
为期一周的“2005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已于10月29日晚在中央音乐学院缓缓落下了帷幕。随着电子音乐声在耳边慢慢隐去,与会者们都不同程度地对国内外电子音乐有了更新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次音乐节活动一共分为三部分,相比往届举办的电子音乐节而言,今年的规模最大,涵盖了电子音乐的音响、理论、及发展趋势等方面。第一部分是14场各种不同风格和形式的现代电子音乐的演出;第二部分是25个单元的各国电子音乐作曲家和专家的讲座和研讨;第三部分是电子音乐学科建设的研究和探索。而邀请到的专家中更有世界电子音乐界的几位泰斗级人物:美国作曲家保罗·兰斯基(Paul Lansky),美国电子音乐家、教育家乔恩·阿普尔顿(Joe Appleton)和法国国立创研机构——里昂现代艺术博物馆音响艺术展览的评委詹姆斯·吉鲁东(James Giroudon)。他们带来的讲座如“变化中的电子音乐概念”、“Supercollider专题演讲”等都具有国际性的指导意义。
在14场现代电子音乐会中,有来自英国、美国、德国、瑞士、日本、中国等国家的精彩演出,作品表现丰富多样,而几场多媒体交互式电子音乐会如“声音和城市”、“格拉姆之夜”更是填补了当今国内电子音乐界交互式音乐的不足,开阔了电子音乐爱好者的思维。但在风格各异的音乐作品中,国外作曲家带来的多是实验性的音乐,其中有些过于实验性的创作似乎还不太能被国内的人们所接受,如俄罗斯作曲家带来的作品“Welcome to manchine (欢迎到机器世界)”, 整个作品持续了20多分钟对电脑运转声音的扩大,。这种连续的噪音让大部分在座的听众感到了迷茫甚至烦躁, 更有听众在作品演奏5分钟后怀疑是否是由于音乐厅的音响设备出了问题, 才导致了如此的噪音。相比而言,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多数还是较为传统,集技术性与可听性于一体。
同样富有吸引力的还有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以及电子音乐学术论文征集评奖的活动,这在国内来说是唯一由学术团体组织发起的国际性、高水平的电子音乐专业赛事,分为A组学术性、纯粹的电子音乐;B组学术性、混合性电子音乐以及C组应用性、大众化电子音乐三大类。从这次比赛的获奖作品来看,A、B两组的一些作品已经比较接近国际的水平,个别作品还得到了国际大师的一致肯定和赞赏,但C组的作品则由于国内、外对评判标准侧重点的不同(由于现今国内技术及资源尚有欠缺,在评判上对声音素材不做过多要求;国外则注重声音素材的原创性),而暂时与国际水平略有差距。但总体来说,中国近几年来电子音乐的迅猛发展让国外的专家们大为赞赏,而国内女性从事电子音乐创作人数比例的大幅度增加也让他们很是惊喜。
这次电子音乐节吸引到了国内外大量的作曲家、学者、专家、及广大电脑音乐爱好者们,为学术交流、创作研究和学科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同时也搭建了中国电子音乐与国际接轨的桥梁,对中国电子音乐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老师王桢、多媒体动画系老师任姗参与了此次音乐节,认为电子音乐以及与多媒体的互动具有相当广阔的前景,暨大艺术学院音乐系、多媒体动画系的开设将会融合先进的电子音乐与多媒体技术,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