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6-08-29
近年来我国科幻作品在国际上获奖,引发大家对科幻小说的关注。究竟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未来的科幻巨作?科幻作品的正确打开方式应该是怎样的?8月26日下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创意写作研究中心主任刘海玲和暨南大学教授、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学武一起做客小谷围科学讲坛,探讨科幻作品里的时空哲学和心理需求。
科幻电影中的幻想是基于理性科技的科学想象
“人类电影诞生仅仅七年,就有了科幻电影: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刘海玲副教授说,电影是人类8大艺术中唯一依赖现代科技而诞生,科幻电影中的幻想也是基于理性科技技术的一种科学想象,与中国天马行空的玄幻作品有所不同。
“比如中国的”嫦娥奔月“,就是玄幻类型。我们知道,半个多世纪后人类真的实现了登月梦想,现实中的登月场景与《月球旅行记》在逻辑上特别相近。”刘海玲说,电影里有一个登月总指挥、有倒计时、有火箭发射,然后有一个太空舱,太空舱上到了月亮表层,在月亮上可以看到慧星、北斗星,还可以看到地球……然后,飞船再通过一种地心引力,从月球再坠落回到地球。
科幻中的时空有内在的规则界定
到上个世纪90年代,科幻电影的发展一日千里。因为数字化技术出现后,科幻电影几乎可以无所不能,在电影生产中比重越来越大。“以好莱坞为例,在30年代到50年代,只有10%的电影是科幻类型,21世纪,科幻电影占到了40%的比重。”
那么,到底什么是科幻电影的特征?“有一个非常重要词 虚拟 。”刘海玲认为,“虚拟”是科幻电影最大的特征,而“时空”则是科幻电影叙事的元概念。“它涉及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的存在,科幻时间是可逆的、交叠的,无始终的,超光速,而无统一计量,总之是非线性的;科幻空间是多维的,无轨迹、无边际、可任意穿越,是无限性的。”刘海玲认为,科幻电影中的时空虽然看起来繁复无比,让人类可以拥有最大自由,但在叙事上都有内在规定性。
科幻不是无所不能有自己的情感逻辑
“康德提出,主体现象界存在有限性和主体本质存在无限性的矛盾。在科幻电影中,蕴含着人类世界关于有限和无限的思考。”刘海玲提到了著名的《盗梦空间》,“梦建立在可见的时空中,人可以进入他人梦,并且用计给目标对象植入意念。那在这个想象世界中,人真的无所不能?当然不是。”
刘海玲说,梦中的时空依旧有规则,这个规则是1:10,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小时,在梦境中就是20个小时;进入梦境要使用药物,同样,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第三层,再从第三层退回第二层、第一层,都需要遵循一定法则。违背规则就会失败。“科幻并不等于无所不能,它有自身的叙事逻辑、行动逻辑,还有情感逻辑,价值逻辑。”
很多科幻作品问的都是同一个哲学问题
暨南大学教授、艺术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学武一上场,就问了现场观众两个问题:如果有一天我出了车祸,我的身体全部完蛋了,然后科学家把我的大脑保存着,你觉得我是死了还是活着?
如果我的大脑都不存在,但是人家把我的思维方式,把我的记忆全部以数据方式的存在网络空间上,这个时候我是死了还是活着?李学武说,其实很多科幻作品中,问的都是同一个哲学问题,就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儿去?”
“科幻作品中常见的一个亚类型,即机器人题材,往往在探讨一个 我是谁 的问题。我是机器吗?我虽然是被人类造出来的,但我可否具有自由意识?具有了自我意识的机器人的未来又在哪里?因此,西方的科幻作品中,人与机器的纠葛,往往对应着宗教之中人与神的关系,对应着哲学之中主体意志的形成问题。科幻作品试图回答,但很多时候也没有办法告诉我们一个答案。”不过,李学武认为,那些明确告诉你答案的文学作品,它往往不是好作品,而启发你思考的作品,才真的是好的作品。
现实中很多东西本身就是科幻的来源
李学武还认为,我们当下现实中的很多东西,本身就提供了科幻的来源。“未来的人类很可能是人与机器杂糅的一种状态”,她开玩笑地说,“不要以为这很离奇,其实当前的人就是与手机的嵌合体,一个人可能24小时不活动自己的腿,但是离开手机24小时以上,却真的是要崩溃的一件事情。”而现在大热的VR,即虚拟现实设备,在未来可能没有这么庞大,而是像隐形眼镜一样贴在眼球上面,你甚至会误以为它是眼睛的一部分。
她现场科幻了一把:“既然手机已经是人体的一部分了,那接下来可不可以在大脑直接植入芯片,和世界联网?但这样很可能带来一个后果,我们被病毒感染怎么办?需不需要时常把记忆和思维方式上传备份?上传服务器的过程中,万一有数据缺失了怎么办,重新下载之后的我还是不是我?”
“科幻电影还有时间旅行、平行宇宙和选择宇宙等亚类型。”李学武说,其实她个人感觉这两个亚类型思索的是命运的问题。人生由选择组成,时间旅行让我们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平行宇宙直接展示命运之路的分岔口。但是B选项真的会带来改变吗?“就像顾城说,我不认识命运,却为她日夜工作。这的确就是我们面对命运时的状态。”
现场问答
观众:科学小说有软科幻和硬科幻,这两者怎么划分,你们觉得软科幻吸引读者,还是说硬科幻作品更加吸引读者?
刘海玲:电影《漫游2001》也有人称是硬科幻,它有特别多对未来的科学启示,包括电子计算机在生活中和日常工作中的对接,其实科幻片这样的划分不见得合理。所谓的硬科幻会吸引人更多地关注科学依据和技术发展,它在科学方面吸引力更大。
李学武:今天微信功能,我们可以录一段视频发出去,那我们可不可以发味道回去?这个可不可以实现?其实是有可能的。我们想想,味觉来自三个部分的合作,一方面鼻子闻到了气味,接下来神经把这种刺激传到大脑,随后在大脑中产生关于味道的感觉。所以,如果我们用手机模拟一种电脉冲刺激,直接作用于大脑,味道真的可以被手机复制,“味信”成为微信的新功能,恋人用它来发送玫瑰与新鲜烤出的面包的味道。
一部科幻小说,如果强调的是“味信”带来的一个故事,它是软科幻;如果侧重科学原理来解释,更像是硬科幻。当然,科幻作品中的软硬区别有时是没有那么明显的,如果非要用软硬科幻来区分,我比较喜欢软硬适中的。
观众:我觉得以前我们好像只有《西游记》,包括科幻电影中国都是没有的,为什么突然间冒出一个《三体》?好像突然一下科幻作品在国内就有一个大爆发?
刘海玲:最近有一部《北京折叠》的小说,也特别有想象力。它竟然把我们非常熟悉的都市改变成另外时空,再设计三个分隔的空间。与早期科幻片《大都会》非常相近。
其实,国外科幻的发展,也是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想象力也越来越大。今天《北京折叠》也好,《三体》也好,应该是建立在一个长时间的酝酿中,包括受世界科幻题材的影响。当然,也是因为现在获奖,才让这样科幻小说突然受到那么多人关注。
统筹:陈实 陈养凯 采写:南都记者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