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人:王诗雨发布时间:2019-11-12
11月8日,在广东省教育厅主办的“2019广东省中小学校美育改革发展成果交流活动”上,发布了反映岭南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学校的纪录片——《岭南传承》先导预告片。该纪录片由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发文部署,由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珠江电影学院(筹)承制。其目的为充分挖掘我省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发现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学校美育传承的典型案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当代生活的各个领域。
老中青三代传承人群像,勾勒传承主旨
先导预告片以老中青三代传承人的群像,呈现粤剧、粤绣、南狮、南拳等岭南文化之精髓,彰显全片的主旨和风格。广绣段落由82岁荣获“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的陈少芳大师,和她的第三代传人孙女谭靖榆以及第四代传人表演。陈少芳老人在拍摄过程中不忘传承职责,向工作人员普及针法和图案,甚至把剧组人员认作孙女,指正手势。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朱圭铭教授带着上幼儿园的儿子朱彦淳参加书法部分的拍摄工作,并题写片名。5岁小朋友了解书法作品的全部步骤,现场盖章,给全片带来温馨一幕。南狮是由暨南大学临床医院系19岁的陈华、20岁的张起和广州市海珠区11岁的黄梓轩、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14岁的陈祉嫣共同演绎。穿着狮服、顶着狮头,一遍高难度动作下来就已经浑身湿透。学习了两年的大学生哥哥们,现场还和学习了3年的弟弟妹妹切磋学习,顶着小狮头的小老师做起来也是有模有样。这是他们为大家带的传承的另一种表现。三代人一招一式,一言一行无不体现“传”“承”互动,展示了中华文脉的代际流传。
创造性改造与创新性发展,岭南文化传统又现代
在调研过程中,导演组发现,得益于多年美育教育,岭南传统文化浸润了现代人的心灵和生活。在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每个专业的学生都要选修3学分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粤绣、皮雕、漆艺等。学生由教师指导,完成设计稿,再由学校聘请的大师级传承人指点,用传统工艺手法完成。这种传统工艺+现代设计的作品充满了日用性和实用性,从冰箱贴到服装,在赋予仪式感的日常之用中,发现文化的力量。这些学生的设计品还会在线上线下展出售卖,实现了从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换。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州时,强调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而在广东省的美育教育中,师生们把传统与现代生活结合,用衣食住行来承载乡愁。
国际传播借助民心相通,唤醒文化价值
岭南文化从诞生以来就面向世界,海纳百川。与生俱来的国际化品格使它在当下的传播中也自成一格。在入选广东省首批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的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一出舞剧《绣缘》取材于陈少芳老人的爱情故事,着眼于粤绣传承,用灵动的舞姿将广府风情呈现得惟妙惟肖。排练时,演员们需要学习刺绣的要领,以便融入到舞蹈动作中。男主演本来不愿学习这种“女孩子”的技艺,了解到广绣中男技师被称为“花佬”,绣品的点睛部分一定要由花佬执针,对这种传统的技艺燃起了兴趣。该舞剧受邀赴韩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家演出,演员们把自己的绣品当做道具,又在演出后送给了当地的演员。那位男演员还在交流之后再赴韩国成了一名留学生。一出舞剧,多层次讲述了中国故事。
据悉,《岭南传承》纪录片将从全省报送的近300个项目中精选拍摄学校,采访调研。全片将在明年初完成。